1.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关系
世界水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005年世界水日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此期间发表报告,强调世界水危机,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只有效管理和使用珍贵的水资源,人类才能免遭灭顶之灾。
报告说,滥伐森林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河道和水库淤塞、水源短缺和旱灾频仍,并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使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环境污染使水质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上各种疾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的人数超过500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说,水是生命之源,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人类不能有效管理水资源,不能保证饮水的安全,那么遭殃的将是人类自身。
水是生命之源
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求水量2-3升,一生饮水可达170-200吨。当人体处于水份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要影响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1%---2%(0.5—1升)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2—2.5升)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 当减少14%-15%(7-8升)时,就会死亡。
因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请帮助总结一些关于水与人类文明的相关知识
水与文明
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我们大家最熟悉的古代四大文明。
第一个文明是古两河流域文明——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的文明,又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约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创造者被认为是苏美尔人。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建成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河水,从而创建了古两河流域文明也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文明。这两条河均流过现在的伊拉克境内。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会发生洪水,加之高山上常年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不仅淹没和毁坏农田,还会造成人畜伤害。苏美尔人不能理解和预知洪水泛滥的时间和大小,认为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
第二个文明是古埃及文明。由于尼罗河从西北向西南横穿埃及全境,所以又叫尼罗河流域文明。埃及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流域的东面是阿拉伯沙漠,西面是利比亚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飞流直泻的大瀑布,北面濒临地中海,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少有港湾的海岸。
尼罗河每年要发洪水。在洪水淹没过的下游两岸,会带来一些上游的泥沙和腐殖质,农民就在河流的两岸耕种,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肥沃的新农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剩余产品,供给在城市里聚集起来的各种有专门技能的人,从而又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的流通。同苏美尔人不一样,埃及人当时已经可以预知每年洪水发生的时间和大小,欣赏洪水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认为洪水之神是会给每个人带来欢乐的神。同时,尼罗河就象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所以,最早的尼罗河文明是在尼罗河两岸兴起的。古希腊历史学家曾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是尼罗河带给了古埃及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第三个是古印度文明,大约出现在古两河流域文明1000年之后。由于古印度河的存在,为沿河两岸的游牧民带来了农田灌溉的条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古印度河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生产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和大麦,还有豌豆、甜瓜、芝麻和棉花等,古印度河流域是最早使用棉花织布的。同时,古印度文明在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对人类社会做出了贡献。
第四个文明就是我们古中国文明,主要指我们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文明。应该说,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比较早的文明发祥地。由于黄河的存在,大约180万年前, 人类就开始在黄河流域生息、繁衍。后来,有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流域落脚。
大约6000年前,在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在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发掘,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说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明发祥地。我国历史上关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华文化同水的不解之源。
无论是从古代还是现代来看,凡是有水的地方,必有城市的兴起、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和崛起。陕西省会城市西安,也就是古时候唐代的国都长安,有“八水绕长安”的美称;山东省会济南,被称为“泉城”,因为整个城市里有多处泉水;据记载,“天津”这个名称出现于明朝永乐初年,为明朝皇帝朱隶所赐,意为天子渡河、也就是皇帝过河的地方,由此而见水与天津的关系。
全世界的大海港,比如纽约港、香港、新加坡、上海港、还有深圳的盐田港,都是由于水才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当然,也有一些由水而兴、因水而衰的例子。例如埃及的尼罗河,由于修建了阿斯旺高坝,使下游的洪水减少了,但同时也减少了由洪水带到下游的淤泥和有机质,又使农业生产和生态受到影响。再例如我国历史上的楼兰古国,最早它是“其水清澈,冬夏不减”,就是说它的水是非常清的,冬天夏天的水都是一样的。但是到了汉代,由于现代水利技术的传入,楼兰人由游牧民族变为定居,屯田垦殖,引水灌溉,破坏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加上连年干旱少雨,水就没有了,生态环境恶化了,迫使楼兰人离开了家园,离开了原来兴旺一时的古国。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3.水与人类的日常生活的关系
世界水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2005年世界水日之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此期间发表报告,强调世界水危机,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只有效管理和使用珍贵的水资源,人类才能免遭灭顶之灾。
报告说,滥伐森林导致水土大量流失、河道和水库淤塞、水源短缺和旱灾频仍,并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使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同时环境污染使水质不断下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统计显示,每年全世界有12亿人因饮用污染水而患上各种疾病,15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不洁水引发的疾病,而每年死于霍乱、痢疾和疟疾等因水污染引发的疾病的人数超过500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说,水是生命之源,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如果人类不能有效管理水资源,不能保证饮水的安全,那么遭殃的将是人类自身。
水是生命之源
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求水量2-3升,一生饮水可达170-200吨。当人体处于水份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要影响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1%---2%(0.5—1升)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2—2.5升)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 当减少14%-15%(7-8升)时,就会死亡。
因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4.水和人有什么关系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
它具有一般资源无法比拟的自身优势,它具有可持续利用的本质。水资源包括水能资源、水量资源、水域资源其功能很全面,用途十分广泛,经济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都少不了,水是不可替代的。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早已深知水的问题已成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只有把水治好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应将水同粮食、石油一起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以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要求在不断增加,但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资源却不断减少。与19世纪相比,20世纪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而人类用水却增加了5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约50%的饮用水和60%的灌溉用水因使用不当而浪费,约90%的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被排放到河流、湖泊造成环境污染,过度抽取地下水使许多地区水位下降了几十米。
目前,世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已非常严峻,12亿人用水短缺,30亿人缺乏用水卫生设施,每年有300万到400万人死于和水有关的疾病,预计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约35亿人将为水所困。 要想人与水和谐相处,首先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各地区、各部门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当代与未来,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则指导社会和经济发展,不能用损害水资源换取经济和社会指标的增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首先要考虑本地区水的利用不能超过水资源承载能,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产业,以水定发展。
人水和谐还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保护体系,要推进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源污染等水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涉及到方方面面,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管理和应对机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江河断流问题、地下水超采、水体污染等问题,这不仅需要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调度,还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等各方面的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水资源保护,节水防污性社会建设就是在水资源领域实施社会管理的具体途径和集中体现,在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中,不仅要积极开展人工治理,更要注重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开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育林等工作。
在平原地区尽量将低洼地改建成蓄水工程,即分流一部分上游的供水,又汇集附近的雨水。这样,既可降低河道水位减轻防洪压力,又可利用“洪水”灌溉养殖、旅游、航运等。
总之,人与水和谐相处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样,是一门新型的学科,我们必须加强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科学研究,充分揭示其自然规律,要用人与水和谐相处带动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人水和谐相处。
5.水和人体的健康关系
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七大营养素之一,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营养学家认为,在地球上,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作为有高级智能的人类,也和其他的生命体一样,物质生命系统的各个部位是以水为主要物质而组成的。
就拿人体来说,水占人体重量的65%~70%。人的眼球里,水占92%,血液中90%以上是水,脑、肺和肾等内脏器官含水量达80%以上,肌肉中70%以上也是水,即使是骨头,含水量也在12%~20%。
有人曾做过一项实验,一条狗断水、断食12日死亡,另一条狗只断食不断水,却活了25日。人类也在众多的实验和观察中证明,在能够保证饮水和睡眠活动正常的情况下,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吃任何食物,科学的名称叫辟谷(辟是排除的意思,谷是五谷)。
在人们辟谷的时候,水要喝,觉要睡,这样才能坚持。科学研究还证明,如果不允许喝水,人的生命最多能坚持1周。
可见,水对于生命是何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