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避震小常识~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
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坑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千万不要跳楼。 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如果是学校正在上课时遇震,要听从教师指挥,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不可相互拥抱践踏,更不能跳楼逃避。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如果是在工厂、商场或影剧院等公共活动场所遇震,应选择结实的物体(如机器、柜台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不要一窝蜂似的涌向出口,最好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震后自救与互救 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房屋塌倒,自救、互救是减少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据统计,唐山大地震,震时被埋压人数约为57万人,通过自救、互救脱队的人数达45万左右。
1983年11月7日山东菏泽发生5.9级地震,二万余人被压埋在废墟里,灾共人民迅速开展自救互救活动。结果几小时后就将94%以上压埋人员和大牧畜抢救出来,经过及时治疗生存率达到99.2%。
自救求生要领 自救是人们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被埋压人员要掌握以下要领: (1)救人应当从最近处救起,先抢救建筑物边的幸存者,及时抢救那些容易获救的幸存者,以扩大互救队伍; (2)救援须讲究方法,首先应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尘王,防止窒息,再行抢救,不可用利器刨挖; (3)对于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的幸存者,首先应输送食品和饮料,然后边挖边支撑,注意保护幸存者的眼睛; (4)对于颈椎和腰椎受伤人员,施救时切忌生拉硬扯,要慢慢地暴露其全身,然后慢慢移出后用硬木板担架送到医院;对于那些危重伤员,应尽可能现场救治。
2.防震避震小常识(10条)
地震前兆:地震发生前常会出现一些宏观异常现象。
如:动物异常;地下水出现升降、冒泡、浑浊等异常变化;出现地光、地声等。平时适当准备应急食品、衣物、药品、电筒等物品,做到震时保持镇静,及时断电、关闭煤气,并根据所处位置选择避震方法。
地震时要镇静,因为精神一恐慌,行动必然忙乱。以往地震常有:找不到门,误把窗户当门,把本该向外推的门死死往里拽,不顾一切往楼下跳等现象的发生…地震时若在屋内,不要立即跑到街上…应躲在门后之类的三角区内,头可顶被褥或枕头,不要靠近玻璃窗门。
也可躲到厨房、卫生间去,因为那里空间小,顶板与四面墙体咬接得紧,而且有上下水管的支持…相对比较安全。若在剧院等公共场所,地震发生了不要往出入口拥挤不堪、乱作一团的人群中挤,那样既不利于疏散跑掉也容易被砸伤、挤伤或踩伤。
应躲在舞台脚之类比较坚固有支撑的地方,待晃动和混乱结束过去之后再行动。若在户外,就应远离楼房、树木、电线杆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并尽可能跑到空地上去。
注意,下楼时切记不可乘电梯。若不幸被倒塌的建筑物压埋,首先要设法自救。
如果自己实在无力脱险,就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不要盲目呼喊乱动,要耐心静听外面的动静,适机呼救。
3.防震小知识
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具体的部位如:床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并顺手拿枕头或沙发垫子护在头部。
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电(汽)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 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户外避震: 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 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如果不幸被埋应学会自救:用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避免被烟尘呛闷窒息,还应尽可能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品,最好朝着有光线的地方移动。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气力的消耗,并寻找水和食物,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救或敲击墙壁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360知识网 » 读小锦囊将避震知识编成儿歌